管理故事:木匠的禮物
來源:中國數(shù)字音視網(wǎng) 作者:Tarier 編輯:數(shù)字音視工程 2010-01-20 00:00:00 加入收藏
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。他告訴老板,說要離開建筑行業(yè),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。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,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,老木匠說可以。但是大家后來都看得出來,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——他用的是軟料、出的是粗活。房子建好的時候,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。“這是你的房子”,老板說,“我送給你的禮物”。老木匠震驚得目瞪口呆,羞愧得無地自容。如果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,他怎么會這樣呢?現(xiàn)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濫造的房子里!
心在哪里,哪里就有寶藏
其實,與老木匠一樣,我們每天干活不只是單純的工作,而是在經(jīng)營自己的事業(yè)、打造自己的未來!
有兩種常見的方式:一種是懵懵懂懂、得過且過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;另一種是既有切實可行的長遠規(guī)劃,又能夠?qū)⒃撘?guī)劃分成各種不同時間階段的目標,并腳踏實地的去實施。
哪種方式更好,答案不言自明。
精致生活需要精雕細琢。
或許,就像楊瀾說的,“辛辛苦苦,過舒服日子;舒舒服服,過辛苦日子”。
一損俱損、一榮俱榮
故事中的老板,其本意是給木匠一個驚喜,或者也順帶考驗?zāi)窘车膶I(yè)精神、看他能否站好最后一班崗。
不妨引申開來,有時候,員工態(tài)度積極、水平也夠,老板比較信任員工、也愿意放權(quán),這種心照不宣,倒是一種境界!
可是,有時候,員工的能力有限或是態(tài)度一般,老板卻不聞不問,這就值得注意了。因為,在培育下屬方面,老板負有部分責(zé)任——對各級“老板”考核時,常常包含其團隊整體績效、以及培育下屬方面的因素。
只要組織的戰(zhàn)略明確、分工有序,員工的成長會帶來他自身績效的提高。同時,其老板的績效、所在團隊的績效、整個組織的績效都會水漲船高。
組織、老板、員工其實是一個利益共同體,在很大程度上,他們是一損俱損、一榮俱榮的關(guān)系。
評論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