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放機與音箱怎樣搭配才合理?
來源:鷹皇科技 編輯:小月亮 2020-04-24 19:15:36 加入收藏
音響設備是將聲音還原并擴大的電器設備,他包括功率放大器、音箱、調音臺及音頻處理器、均衡器、反饋抑制器等周邊設備。其中功放和音箱是將聲源轉化為電信號再轉化為聲音的主要設備,那么功放機與音箱怎樣搭配才合理呢?
一、功率怎樣搭配才合理?
通常我們把功放比作馬,把音箱比作車,所以如果需要車運行平穩(wěn),能快能慢,那么馬的動力系統(tǒng)必須大于車的摩擦力。所以功放的功率必須大于音箱的功率,音箱發(fā)聲才能收放自如。那是不是功放功率越大越好呢?非也!據美國FTC實驗室得出的數據,要想音箱的動態(tài)全部發(fā)揮出來,需要提供2倍的功率來推動它。所以對于演繹需求,功放與音箱的功率比是2:1,而對于會議廣播類擴聲需求,功放與音箱的功率是1.2:1至1.5:1為宜。
二、音箱的串連與阻抗的關系。
必須要搞清楚一點,我們所說的音箱一串鏈接起來其實是電路上的并聯關系,因為每只音箱的正極都接到功放的正極,每只音箱的負極都接到功放的負極。相同型號的音箱并聯根據R= R1/N公式。最終阻抗R等于單只音箱的阻抗R1除以音箱的個數。那么總功率會發(fā)生什么樣的變化呢?因為是并聯關系每只音箱的電壓和功放提供的電壓都是相等的,所以最終功率等于單只音箱的功率乘以音箱的個數。舉個例子,2只8歐的300W的音箱并聯,相當于一只4歐600W的音箱。而音箱的并聯最終的阻抗不能低于4歐,否則容易損壞電器元件。
三、靈敏度是越大越好嗎?
靈敏度是音響設備中一個重要的指標,它是反映聲-電、電-聲轉換能力的大小,是指對音響設備送入一定功率信號后,在一定距離內測得的聲壓值,單位是dB/W/m,一般來說低音音響的靈敏度略低,一股只有75~85dB/W/m,高音音響的靈敏度高一些,可達95dB/W/m,甚至超過100dB/W/m,但靈敏度也不能過高,靈敏度過高反而使音箱設備的動態(tài)范圍過小,導致音色偏亮,音質細節(jié)不足。但也不能說靈敏度低了音質就好,靈敏度高了音質就差,靈敏度只是反映電聲轉換能力的指標,功放和音箱的靈敏度要匹配。
四、什么是功放的阻尼系數。
還是拿車來打比方,功放的阻尼系數就像是車的摩擦系數,從運動狀態(tài)到靜止狀態(tài)是需要制動時間的,功放的阻尼系數越大聲音變化響應的時間就越短,阻尼系數太小的話,當功放功率瞬間減小,聲音并沒有馬上減小,而是要緩沖一點時間。這樣聲音聽起來就很渾濁。當然也不是阻尼系數越大越好,一般專業(yè)功放的阻尼系數為200至300是比較合理的。
五、可不要小看了音響線材的作用。
作為連接功放與音箱的線材就像是音響系統(tǒng)的“馬路”,馬路是否寬闊、平坦、護欄質量好壞,都決定了汽車的速度。音箱線材粗細,長度,保護層都對功率傳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好的線材價格昂貴,其導電性十分良好,傳輸能力、抗電磁干擾能力強,故能減少信號傳輸中的各種損失,大大改善音響效果。
評論comment